民俗特产

西安民俗文化户县社火

时间:2023-04-02 16:57:23   作者:西安旅游网   来源:www.drtjg.com   阅读:299   评论:0
内容摘要:户县的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20种形式。芯子社火,是户县社火中最主要的形式。    它以高、险、妙、悬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剧...

  户县的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20种形式。芯子社火,是户县社火中最主要的形式。
  
  它以高、险、妙、悬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剧情节。一般芯子高达7.5-8.5米,分四五层,芯子上系扎小孩最多达24人。
  
  “背社火”又称“背芯子”、“背杆”,是用特制的架子绑在背者身上,架子上装饰有12属相等各种动物以及莲花、彩云等模型,上面站立一个或者几个三五岁的小孩,装扮成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如同骑乘一般,跟随着大人的跑动一起起舞。背社火在表演时要踩着鼓点,边跑边舞,并且跑法讲究,有踩四角跑花尖、跑八字、经纬对流、卷白菜心等。
  
  平台社火,是在大方桌上扮演神话、戏剧人物或生活故事的社火形式,它是清末以前户县各村的主要社火形式。平台社火最初由人抬行进表演,后变为牛拉,到农村出现拖拉机后变为车拉表演。
  西安民俗文化户县社火 图1
  掮社火,是把孩子扮成戏剧人物,直接站在大人肩上跑动表演的社火形式。
  
  打钱杆,是以青年妇女为主要演员的民间舞蹈形式。钱杆是把三四组铜钱均匀穿在竹杆上并饰以红线缨子制成的舞蹈道具。表演时演员穿红绿搭配的鲜艳服装,边舞边唱同时用钱杆在身上各个部位打出清脆悦耳的节奏。
  
  热蹩,是以锣鼓伴奏,演员着古装戏衣,画脸谱,随着剧情蹦、跳、翻、转,做出互相呼应的戏剧动作,不说不唱,当地人也叫哑巴戏。耍活子,户县人传统上把竹马、旱船、大头和尚、火龙、地龙、狮子舞等形式统称为耍活子。
  
  2007年5月,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定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签:户县社火  
[声明]本网转载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此稿件并不代表本网的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请QQ进行联系:299215484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评论

© 2024 西安旅游网 https://www.drtjg.com 非经营性网站-2024 广告合作客服QQ:299215484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陕ICP备20002320号-4